写这个短文,有两个触发点,一是最近的热词“弱势群体”(来源于“银行是弱势群体”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张建国两会期间3月4日的发言),二是春节后的求职季(节后开工到现在每天都有求职资讯,公司求职简历积压了30多份)。
本短文写于泉州,所表述的观念也源于自己在泉州建筑行业的工作体会和观察,仅代表自己的个人想法,并不具有行业或区域性共性特点。
周一晚上,在一个内部会议上,有个人事工作的议题,其中关于职场新人,当时有个调侃的共识:每接收一个新人,就结下一个梁子。
现在很多职场新人都喜欢感慨世道不公、生不逢时(“弱势”),然后标榜自己怀才不遇、指责抱怨(“强势”)。
首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找一个大家都可以共同接受的理由:环境。
第一,我们看大环境。
浮躁拜金、彰显自我、资讯爆炸等是这个时代的特性,大道理都懂,小细节忽略是职场新人的信仰信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又如时势造英雄,大多数人只能被环境影响,并不能左右环境,所以生活在这个时代里的职场新人不可避免的带着时代烙印。
第二,我们看小环境。
建筑行业有相当部分的求职就业是通过熟人介绍。这里有个问题,心理学上有个常识“越容易得到,越不会珍惜”,因为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能力获取的,所以通常职场新人会有“理所当然”的心理,他会觉得一切都是应该的,一切都是以我为中心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结果,往往让介绍人和用人单位都很尴尬,倒是当事人最为坦然淡定,果断两头抱怨,因为他最有“理”和“礼”。
其次,如何看待这种“新常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用人单位要与时俱进,改变自己的观念。
用人单位的管理者,多是久经战场,浑身经验,所以固步自封,倚老卖老;因为他们的经验都是碰壁总结出来的,所以害怕改变,但不要忘了,现在的管理者,也曾年少轻狂过,也曾是叛逆者。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正如夫妻吵架多因鸡手蒜皮的小事一样,用人单位的“蛮横、顽固”心理和行为,往往是雇佣供需双方矛盾产生的根源。正因为现在用人单位是强势群体,拥有较多的话语权,所以舆论、事理对求职新人相对不利。
曾经有个企业管理专家说过,21世纪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经营管理90后,我们不必去深究这句话,但他确实说出了人才机制的重要性,从新人带教机制的建立来说,或许用人单位也该换位思考来接接地气了。
第二,职场新人要放低姿态,要有态度的从小事做起。
不要天天高喊没人带、没人教,结果下班时间一到,人影不见,工程项目进度质量与我再无关了,反正还有师傅、老板顶着。我要跟世界接轨,我的私人时间我做主,问题是你的能力和责任接轨了吗?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那得先要有态度。
一个每天准时下班的实习生,谁能摸准他是否明天离职?谁家的脸都是脸,为什么要去热脸贴冷屁股呢?如果实习生能做到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那么我相信他的态度是会被认可和尊重的。
从价值论来讲,为什么不能转正,为什么补贴单薄的可怜,为什么没有安排重要的大项目,那是因为你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至少是不能转化为经济效益。
最后,短文不宜过长,表述不完整之处,欢迎有缘人共同交流探讨。
资讯来源说明:本文章来自网络收集,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QQ:850873385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14-2018 500d.m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