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谁的青春不迷茫?

来源:五百丁 作者:五百丁小编

谁的青春不迷茫?.jpg


原文标题:谁的青春不迷茫?


记不清是从哪里看来的这么一句话,很符合我此刻想说的,所以借来一用。


最近在工作中遇到一些事,照着老师们习惯的话简单来说,就是我带的学生们思想波动比较大。三年大学临近毕业,一部分同学每天一窝蜂地各处去参加面试,又像是一群没头的苍蝇,不用说,碰壁的时候自然是大多数。


还有一部分同学已经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有了别的想法,看到其他同学到处应聘,自己也心生焦急按捺不住,但是又没有方向,为了避免煎熬,只好整天呆在宿舍里睡大觉,课也不好好上,想想都让人觉得颓废。


这也让我想起自己在大学里的日子。我2005年上大学,走进校门之前可以说对自己选择的学校和专业一无所知,知道的只是学校和专业的名字。说实话,当初报考的时候从来都没有考虑过要报这所学校,用我家人的话来说,那时候以为自己只要足够努力,说不定清华北大都是有可能考上的。


现在想想,这美好又夸张的想象当然更可能只是一种对现实焦虑而产生的心理防御。高考分数出来以后,我怀着一个“落榜生”的心情被迫选择了一所二本院校——说我自己是落榜生并不是矫情,那个时候,在我自己的心里,包括我家人甚至是一些熟悉我的老师心里,我确实是“落榜”了。


进入大学以后,由于之前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又心怀着“落榜生”的悲情,很快就将对自己的失望扩散到对专业,学校,以及未来前途的失望了,严重的时候,这种内心的不满甚至波及到身边的同学和老师,用现在的话说,自卑,焦虑,迷茫,困顿,挣扎随之而来,最困难的时候,真的以为自己的人生就要希望破灭了。


我想我大概有两年左右的时间陷入这样一场同自己的纷争之中。和现在很多我的学生一样,叛逆、孤傲,又无助、脆弱,在逃课中度过了一段又一段极度空虚的岁月。现在回想起来,这都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记忆的碎片从指缝里悄悄溜走,散落一地,无从收拾。


只记得那时候喜欢看李敖的书,喜欢一个人逃了课去图书馆,经常候一呆就是一整天;喜欢打篮球,天热的要命的时候大中午去篮球场,傍晚结束的时候虚脱得几乎上不去楼;有时候一个人半夜坐在床上冥想,想关于生命和死亡,头发也大概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明显白得多了;也经常半夜爬起来打开电脑在博客里写一篇又一篇至今看来仍然让自己感动的文字……


再后来毕业临近,身边的同学都陆续开始找工作,投简历,网上投的简历没有一千也有八百,都石沉大海。再后来坐着火车连夜从郑州到西安参加一所高校的校园招聘,排了个把钟头的队把简历递上去,还没来得及看清对方的脸,就被人家说了一句:“我们不招专科生”(面试的人看了一眼简历封面上的学校名称,以为我们是专科学校),然后就给扔在了一边。


今天说这些话,不是为了诉自己当年艰辛的苦。话说回来,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那些曾经的天真、执着、痛苦、迷茫共同赋予了“青春”二字的含义。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要我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要是未经迷茫,将来注定平庸。当然,人和人对平庸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在此不论。


后来我决心考心理学的研究生(我本科读的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那时候可以说家人无一赞成,身边的同学估计都以为我疯了,或者真的是心理出了问题。我只有一个想法,人生有时候真的短暂又无聊,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罢了。当然,这个时候的喜欢已经不再是年轻人纯粹的憧憬和幻想,我喜欢的事情要能够给我换来我自己可以接受的物质和世俗的生活,更实在,更真实的生活。


改变当然是不容易的,第一年考研的时候只考了251分,那时候宿舍里一个伙计跟我开玩笑打赌,说我考个250差不多,我说我要是多考一分他就请我吃一天的饭,后来这个赌算是我赢了。


再后来自己放弃了一次在水务公司就业的机会,回到兰州,几经辗转在一个高三补习学校一边带班主任一边复习考研,一个月1000块钱,住在学校分配的宿舍里,半夜隔壁的公共卫生间堵了,在一阵恶臭里被熏醒,彻夜难眠……但是要说后悔,从来都没有过。


到如今,我自己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也度过了那个迷茫无措的年纪,大致能看清自己的方向,看不清的地方也不感觉担心,如此说来,当然算是成熟一些。我也有些惊讶于我还能心平气和地回顾过去那些波折,当然也感激一路走来受到的帮助和幸运。


现在作为一名教师,面对我的学生,一群更习惯于被我们称作“娃”的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再要说这些话的时候心情是很矛盾的,我不知道我自己能不能够帮助他们解决掉迷茫,我更不知道我应不应该这么做。

资讯来源说明:本文章来自网络收集,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QQ:850873385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14-2018 500d.me. All Rights Reserved.

个人中心 - 加入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粤ICP备14072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