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侧看互联网思维(深度长文)

来源:五百丁 作者:chinaz_zy

互联网思维.jpg


侧看互联网思维:这算是初级的关于互联网思维的一点捋顺,选了几个有名的例子,但,仓促之谈,考虑不周,各位有异见的朋友尽管砸砖过来,希望能为那些想做“传统行业与互联网领域的O2O两栖人才”的人,做几块铺路的砖石。


闲言碎语不多讲,言归正传,侃侃这神奇、蹊跷的互联网思维。


话说近两年,社会上到处充斥着唱衰传统企业的论调,比如“不做互联网等死”等等,甚至包括卖安全套与卖煎饼的都在喊O2O,众多企业也纷纷拥抱互联网,甚至恨不得“挥刀自宫”----但“挥刀自宫”也不一定能成功。


原因何在?有互联网专家说----那是因为你们不懂“互联网思维” 。


大家问度娘“嘛是互联网思维”?


一堆说法,莫衷一是。


思索不定,踱来踱去,


忽然一个扭头,侧目扫到女同事…


浮想联翩的想起一句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遂脑洞大开。


也遂起个题目:《侧看互联网思维》。


意思是:


从正面看,满眼的波涛汹涌,互联网思维风头正劲,


从侧面看,视野中凸一山峰俊俏挺拔,欲与天公试比高,思绪豁然开朗。


咱先从一个故事说起:


话说一个创业者面试上了CCTV2的大型创业栏目《创业英雄汇》,他的项目---是一款杯子。


在舞台上,他从用户体验的各个角度来展现这个杯子,说要以互联网思维去打造这个杯子产品,并可以产生高的利润。


栏目现场,投资人的看法是: 第一太贵, 第二杯子只要能做到不烫手就可以了,有必要弄出这么多用户体验吗? 第三,杯子这个东西太普遍了,这个杯子放到超市里都可能卖不掉。还要用互联网卖!!!


而创业者回答:互联网早已成为年轻人的一个生活方式,互联网已经开始影响到我们生活习惯,产业链的改造,如产品的生产丶加工及流通等等, 今后还将通过测试回馈,使这款产品更有逼格,更加精准, 并且在推广方面,是全员参与性的,体验是全面口碑化的,所以这种互联网产品一定会给整个行业带来真正活力……


在互联网思维的盛名之下,项目并没有受到投资者肯定。


看完这事----


你也许会说:“年轻人说的那是什么商业模式啊,卖高价坑人啊”;


你还可能会说:“这几个企业家已经被新时代淘汰了,有眼不识金镶玉”。


话说回来,有那么多融资成功的互联网O2O企业,他们为什么没被投资方质疑呢?


因为年轻人根本没讲清互联网思维,也没谈清互联网与生意的关系,或者根本没捋顺互联网思维是什么……就是说,你都说不清楚,那怎么让人相信你的想法可行呢。


这话可能说重了,但也正是现在人的毛病,天天张口闭口互联网思维,却不知道互联网思维是何物!

说到这里,有的年轻人可能有想骂人的冲动.. ….淡定,表急,表把“互联网+骂人”加进互联网思维里,那会拉低互联网思维档次的。


那么现流传的、有档次的互联网思维是什么?


是第一批互联网创业人在互联网市场上的第一批实战结晶。


鉴于很多人都有所了解,或者度娘更全面的告诉你,所以在此仅做个简单的列举和说明------


一家在2011年新创业的手机企业,用超低价超值定价策略,在2013上半年销售额就达到132.7亿元---大家都知道-----是“小米手机”。


这里有著名的雷军互联网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字面意思很简单明了,被不少年轻人奉为互联网思维的至理,但其背后真正的秘籍是----小米回归到企业的本源去思考,出发点顺应目标群体的生活方式来提供解决方案,这是学了苹果手机的产品思路,而后被互联网界美名为“用户思维”。


目前,新产品有两种打开方式:


一是用户有需求,可以作为依据来制造新产品,比如小米就是针对了目标人群的高质低价需求

二是用户不知道需要什么样的新产品,由发明者来创造一种更便捷的模式,比如苹果。


用户思维?难道以前的传统产品都不是为用户生产的?营销界还流传着鼎鼎大名的“顾客是上帝” 、“顾客永远是对的”等至理名言,这仅是“传统思维”?


所以,马云先生提出了意见------


"专注"和"极致"并非互联网行业所独有的特质性思维,一个人如果专注于做包子,然后把这个包子做到极致的好吃,超过庆丰包子应该也不在话下,可你不能说这是互联网思维。


再说"口碑",高品质的产品或服务,那一定能够得到用户的接受、认可甚至赞叹,从而产生口碑效应,但这是基本规律,和互联网基本扯不上太特殊的关联。


至于“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兵贵神速,这些也都是自古以来就有的法则,是不能作为互联网思维的代表的。


大家推理一下:专一为用户提供一精品,就是“用户思维”,那美国企业,做硬件就是做到顶端,做软件的也做到极致,更是互联网出生前的互联网思维了。


那马云认为什么是真互联网思维呢?


在马云看来,能够真正体现互联网思维的应该是-------跨界、大数据、整合、简捷。


“跨界”: 传统工业时代,产品价值是通过销售产品的单线模式来实现, 而在互联网思维下,双面市场或多面市场才是核心,比如:百度的搜索功能,对大众是不收费的,却收益在广告方面。


“大数据”: 对目标客群行为习惯的数据收集、分析,只要把握其偏好,就可以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减少长时间浪费成本。 比如淘宝店运营里的“选款--测款—爆款”就是大数据的商业应用效果。


“整合”: 以前,美食街、电子城、工业园等资源集中,形成产业集聚优势效应;如今,互联网突破了时间与空间局限性的互联网时代,阿里从淘宝、天猫,到支付宝、余额宝、娱乐宝,到菜鸟物流,到苏宁电器等,构建了一个更高效的商业生态圈。


“简捷”: 十年前,买了一部相机,要花上一两天的时间,来研究厚厚的产品说明书,现在,好产品的定义是让用户使用简单、便捷,容易上手。也就是更强调方便的用户体验。


就在我们天天方便的逛淘宝、抢小米的时候,在某月某日,单位有年轻人买来橙子请大家品尝,表现的炫耀感十足!!!


原来这橙子,在网上已红遍大江南北,被无数人喜爱并追捧,并且价格也比市场上的传统优质甜橙还要高-----这就是已众所周知的“褚橙”。


与味道相比,买褚橙的同事最关心的是褚老75岁高龄再创业,不但走出低谷,还在85岁的高龄再度回到顶峰,够励志!这让买过吃过“励志橙”的他,可以感觉从此与众不同。


很多人说这是“互联网橙子”。那…是不是在网上传播的、销售的商品就是互联网产品?


回归到橙子产品本身----初始,褚时健夫妇把自己当成消费者,广泛的调查比较湖南、广西等产地的橙子,发现哀牢山出产的冰糖橙的确好吃;之后,又经过褚时健对浇水、施肥、抹稍、剪枝等生产管理各环节的一丝不苟等,终于种植出优质的“褚橙”,把一个产品几乎做成了“云南特产的冰糖脐橙云冠橙”这一水果品类的代称。


褚老把产品质量、口感体验都做到了极致,但你能说这是互联网思维种植的水果么,这个产品的“互联网思维”遵循的是八九十年代“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的理念!


近期冒出一堆互联网水饺、互联网肉夹馍、互联网洗发剂等……好处是为传统行业注入了新鲜空气,平衡原来的非高大上行业人才,推动各行业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大融合,不多说,支持一下年轻人创业,为商业繁荣做杰出贡献。


比如:之前做外卖,年轻人不乐意做, 而今做互联网+外卖,年轻人很乐意做,逼格!时尚!托起外卖的一片天。


除了产品好之外,究褚橙迅速爆红的原因-----是关系、人脉、资源、个人魅力,加上模仿可口可乐(屌丝、女神等命名)的营销方式,但主要还是在于褚橙的宿主---褚时健的传奇人生及其在商界大佬(王石、柳传志等)、商界媒体如《中国企业家》、《创业家》等中得到的充分同情与免费支持,其实没有多少新意。而起关键的作用的则是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可惜的是这个传播路径,不可复制,创业者无法模仿,没有普遍的营销价值。


有人会有疑问,传播速度快了,就能成功吗? 那央视广告传播的速度也很快啊。


没错,央视在传统时代造就的品牌,也是举不胜举,假设褚橙在央视宣传,你想会是怎样的情况?


产品好,站住脚,励志橙,大佬情,在央视这么广告出去…


可能,依然是高档橙,在精英界盛行,但年轻人不会买账。


为什么?因为年轻人是在网上泡大的,因为这一代人的生活场景发生了变化,思维方式也跟着互联网的属性而改变,对传统高大上的东东有天生的叛逆感。


对于传统企业所熟悉的传统渠道,互联网到底颠覆了什么?


以前大家都围绕着电视、报纸等来解资讯,如今,人们越来越多的依赖互联网来获取信息。对于做市场策划的人来说-----哪儿的人多,哪儿的宣传就有效果,哪儿的市场价值就越大!并且,目前通过互联网,企业和用户连接的成本远远低于央视高昂的广告费。


这同传统媒体渠道,除了价钱,没什么两样。


不同的是媒体渠道的本质----


传统媒体是单向传播,单向灌输,消费者的发言渠道少,谁闲的没事总给企业打电话呢,而且填写那些市场调查也是很受各种影响的,就是说企业和消费者沟通的平台和方式不方便。


互联网则不同,其丰富的功能和便捷的互动性,让当代人进入了一个参与感十足的虚拟世界,并成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企业来说,更是打通了企业和用户沟通渠道,缩短了产品到用户、用户反馈产品的时间,又让商家的市场增加了十几倍,彻底冲破了原有渠道限制,与传统商业模式相比,有了明显的优势。


群里有不少做地产策划的,也应该知道“客立方”, 顺应人群所好所趋,通过建设地产营销的线上社交广场,使每一个房地产项目都能够拥有全自动、全天候的智能在线社交商城,还炒作出“社交磁场”营销理念,不就是参与感的黏性吗,就是一个俱乐部呵


互联网成了人群集中地,众多企业纷纷毅然决然的转战互联网,O2O+B2C、B2F、P2C、F2C等概念层出不穷的来烧市场,都想当“站在风口的那只会飞的猪”,都号称是“商业的未来”。 一时间,貌似完全进入互联网思维时代。


最为火暴的,无疑是号称打通线上线下的O2O,看手机应用市场上清一色概念的App就知道,O2O俨然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企业的必经之路,餐饮、娱乐、服装、家居甚至房地产这样传统的行业,都必须和O2O发生点暧昧才敢说没有OUT,好像O2O的春天来了,企业的春天来了.....


最近的结果…你都知道了,互联网思维失控了,一批批的O2O等企业关门,因为没的可烧了,也没烧出市场来。(不了解的请咨询度娘:O2O死亡名单)


这时候…互联网思维为什么不神了?难道是互联网思维的错?


京东集团CEO刘强东给出了个解释:


其他互联网企业死掉了是什么原因?结论就是任何一种商业模式都要符合传统经济规律,想要避免死亡,互联网企业久需要从传统行业那里吸取经验。因为传统商业的价值和经济规律完全适用于互联网。任何一种互联网商业模式,都要考虑能不能把行业的交易成本下降?能不能带来整个行业的交易效率提升?不然就算跟互联网有关系也会失败。


原来,奥妙的互联网思维也脱离不了传统经济规律。


那么,互联网思维的奥妙在哪儿呢?


互联网企业成功的秘密是什么?掩盖在互联网思维之下的是什么样的传统智慧?


有人说,互联网企业成功的奥秘在于“烧钱”… 这与新建卖场通过“促销”来引人气,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曾有人说,互联网思维就是毛泽东思想,想想也是,微信营销中的“种子用户”不就是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吗。


在传统媒体时代,企业会根据产品的价格和品牌定位确定消费人群的年龄、职业、性别等数据,去找这些人群的接触媒体,去找一个使用场景里的人群,让人群被动的与接受与沟通。


互联网时代来了,消费者天天在网上,这就需要企业从传统媒介的经验思路中跳出来,去了解客户在网上的轨迹,寻找用户新的生活习惯,并用互联网属性,与之接触、互动,让用户体验到产品的好处,并持续保持兴趣,产生对产品的黏性、品牌的信任。比如淘宝、天猫、京东、美团、58到家 以及现在遍地开花的借贷宝,都是借助互联网的属性,让客户获取到比传统模式更容易的、更方便的需求服务。


也就是说,互联网思维跟传统媒体一样,解决的都是怎么找到人的问题,不同的是平台的属性。互联网的属性就是其功能规则。嘘,互联网规则不神秘,因为规则是人定的,所以就是人的行为思维 在网络上的一种表现方式。


比如:


在现实里,用眼睛和手找东西,在网上用文字信息搜索东西; 店里的人气就是网站的IP; 营销页面跟宣传单页相似; 开会到会议室群聊,网上则到QQ群或微信群里侃大山; 现实里兴趣相同的去俱乐部做沙龙,网络里兴趣一致的去贴吧互相探讨; 现实里有代金卷,网上有电子代金卷; 现实里有口碑相传,网络上好评如潮; 企业讲品牌忠诚度,网络讲黏性,等等如是。


相比在现实里,互联网上的寻找范围更广,数据更直观,沟通更方便,更容易结交到更多不同类型的狐朋狗友,并与之在同一个网络群里过虚拟生活,因为这个属性,一个砖头砸下去,十有八九是他们同类,所以营销界美其名曰“微营销”、“精准营销”。


所以雕爷牛腩(人均150元吃出五星级酒店的体验)、三只袋鼠、罗辑思维、e袋洗等互联网企业,能通过互联网粉丝的互动参与 和快速反馈机制,将传统漫长的市场调查、发现需求过程改变为C2B的产品生产模式,进行快速完善产品体系,并由乐在参与中的粉丝们广泛传播来发展市场。

所以,现在常说的互联网思维:


一种技术创新带来的互联网企业经验总结,比如提及率高的“大数据”,以数据为依据,挖掘痛点,提升用户体验;滴滴打车的“共享经济”,利用移动互联网的LBS特性,整合碎片资源,实现比传统方式更为方便的打车体验。


一种则是传统的营销与管理理论在互联网上不适用而不得不变更的思维,譬如用户思维就是满足用户需求、顾客至上;产品思维就是质量为王,爽到让客户尖叫;大V的发声与名人代言的影响力,等等,互联网思维中的很多内容都能在传统企业经营管理逻辑中看到。

 

“互联网思维” 这个概念,是这一商业阶段的产物,


因为现在正处于两个时代过渡期,老一辈没有时间去研究互联网规则,新一辈带着年轻气盛的“叛逆心理”不屑于学传统,以致在营销理论上青黄不接,各执一端。


但随着传统商业的试水互联网,互联网行业的商业模式摸索,线上线下的模式将逐渐融合、成熟,那时生活思维将代替互联网思维。


不信?那就先这么推测着继续说----


群里多是企划,


先问个问题:“你要用互联网思维做什么?”


废话,当然做网络营销,提升销量了。


营销的第一步最想要的是什么?


人---在互联网上的人。


所以,对于策划推广人来说,互联网思维就是“在互联网上,你怎样找到客户&让客户怎样找到你,并一起发生卖卖关系,以及持续卖卖关系”思维方式。


从网络来说,不论是B2C,还是O2O,还是其他什么概念,并不在于包装的概念有多么前沿,归根结底还是与消费者的网络生活习性相关的,谁掌握了消费者的需求和新的消费场景,企业就能主动找顾客参与互动,就可以被消费者知道,并有机会被用户口碑传播,从而突出重围,换取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从人群习性来说,上个时代的烙印逐渐淡化,消费场景正在发生变化,新消费群体正在崛起,但技术是不断进步的,消费者随潮流而动,生活观念也会发生变化,随之与人有关的互联网思维也会不断变化,那时,也许slogan、名人传播、情怀营销都不再有用…


再问大家一个问题:老板会只让企划做网络营销吗?


线上线下融合,不会再有互联网企业、传统企业之说,若你不懂传统媒介,抑或不懂互联网,就是一个不合格的企划。


所以,


你要做的就是:不仅仅要熟悉目标群体在现实的生活场景,又要熟悉网络生活场景。


无论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对于策划人员来说,都是传播渠道、宣传工具------


哪里有人群,就往哪里宣传,


无论传统媒体,还是在互联网,一样需要去分析:


你的客群在哪里,


客群习惯是什么,在需求什么


你的产品如何与客群需求相结合


你的销售渠道在哪里


如何达成销售


如何维护客户关系

......


营销理论,不管是从最经典4P,还是发展成4C,甚至发展到后来的各种4X,其实无外乎在找一个与消费者沟通的方式。营销环境的变化很快,不变的是打动消费者的原则——对消费者生活和人性的洞察越细致,借助新的科技离消费者越近,那么春天自然就越来越近。


未来,一定是属于那种懂得目标人群生活习性的人,不管你是来自传统行业还是互联网领域。必须得“两栖人才”!

资讯来源说明:本文章来自网络收集,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QQ:850873385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14-2018 500d.me. All Rights Reserved.

个人中心 - 加入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粤ICP备14072413号